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,舟曲县政府大楼前的南街街道上,四五位穿着橘红色制服的志愿者,正在帮忙维持环境卫生.
他们年纪都不大,领头的王清云,也才21岁。正在西北师范大学就读的她,7月放暑假后回到舟曲。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,王清云自愿到灾区服务。10日开始,在县里有关部门组织下,王清云作为一个小领导,带领一批小志愿者负责收捡垃圾。每天早上七点他们就到废墟“报到”,捡垃圾、帮忙清理现场……一直要忙到晚上七八点。
“这个暑期,我原本规划完成舟曲民俗调查与研究报告,这是一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”王清云说,“没想到,项目刚完成一半,灾害就发生了。我的这项报告也无法进行下去。”
小王的项目工作成果,已被无情的泥石流卷走。更令她悲伤的是,她的调查对象,大多是在月圆村生活的老人,如今这些老人已长眠地下。
“前不久还采访过的人,说没就没了,并且以后再也没机会采访了。”王清云神色凝重,语带哽咽。
17岁的闵彦辉是一名志愿者。他正在将受灾群众的名字认真地誊写到自己的小本子上。“这些复制的名单是要贴到帐篷外头的,我们志愿者要把他们全都记下来,掌握一个完整的名单。”他说。
小闵今年将成为舟曲一中高三学生。按照学校原先安排,自7月25日开始的20天,他们将到校统一补课。
“如果没有灾害发生,我们会一直补课到8月中旬。跟同学玩几天后,8月25日我就是高三学生了。没想到,课还没补完,就出了事情。”小闵的暑期生活,完全被泥石流灾害打乱了。
8日、9日两天,闵彦辉急匆匆地跑到泥石流灾后现场,去帮忙寻找失踪的5名同学。“最后我们找到了公安局家属楼的2名同学,月圆村的3名同学直到现在还没找到。”他说。
10日开始,小闵主动报名,当上了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志愿者,主要做些发放物资、打扫卫生以及人员登记的工作。小闵的家离一中不远,每天晚上家里都会打电话催他回家休息。但在比较忙的那几天,他选择留在现场,在帐篷里睡了4天。
“我们从早7点干到晚7点,12点吃中午饭,伙食主要是泡面、火腿肠。”小闵介绍说,班上剩下的50多名同学,除了家里出事的,都跑来当志愿者了。大伙闲下来的时候,会坐在一块聊天,但从来不聊跟这次灾害有关的事。
闵彦辉的堂姐在兰州商学院读书,两个表哥分别是兰州大学的大二、大三学生。暑期本来打算在兰州勤工俭学的他们,在听说家乡受灾后,第一时间赶回舟曲。目前,他们仍每天坚守在一中5公里外的地方,帮助交警维持车辆入城秩序。
8月7日夜间那场泥石流吞噬了舟曲县千余人的生命,也让舟曲县城关一小等4所学校严重受灾。目前,舟曲县已经有了初步的学生分流方案,计划把舟曲一中的学生分流到省内其他地方,再将城关一小、二小的学生集中到一中上课。 |